首页 >> 图片新闻 >> 正文

  • 返回
  • 分享

国学系列讲座:近代国学的发展及成就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20日 17:20   浏览次数:
1218下午4:00,我院邀请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张茂泽教授,在二层多媒体报告厅为全院师生做了题为“近代国学的发展及成就”的学术报告。此次报告是我院国学系列讲座的第二讲。
张茂泽教授的报告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第一,系统梳理了近代国学的发展演变。他认为国学概念产生于晚清,是与西学相对的概念。本指固有的传统文化,但近代国人传承、丰富发展了国学的内涵。他将近代国学的发展大体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鸦片战争以后,以洋务派和维新派为代表的中体西用论为代表的国学自信时期,对国学整体评价是肯定的;其次是清末民初、五四运动期间的国学分化时期,章太炎、梁启超、王国维、黄侃、刘师培等从不同角度对国学的地位和作用、国学与西学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激烈争论,出现了不同的意见;第三是20世纪20年代以后的国学革命和建设时期,梁启超、王国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钱穆、陈寅恪、郭沫若、侯外庐以及现代新儒家学者等从不同的角度开展了国学的研究,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学者为新国学的建设开辟了道路。传统学术的科学化和国学与社会主义理论相结合是近代学者探索国学发展的两条重要途径。
第二,从四个方面概括了近代国学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一是国学材料的保存和整理。古代国学的基本文献都得到了妥善保存,以《四库全书》影印本、《续修四库全书》,以及经过文献研究整理出版的“新编诸子集成”丛书、“理学丛书”等代表性文献获得了科学整理和历史解释。二是形成了国学基本知识框架和必要的国学研究积累,撰写了大量有关国学发展历程的学术精品,如郭沫若《中国史稿》、翦伯赞《中国史纲要》、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以及一些代表性专史,如侯外庐等主编的《中国思想通史》、《宋明理学史》,冯友兰主编的《中国哲学史新编》、任继愈主编的《中国哲学发展史》,游国恩、袁行霈、龚鹏程等各自编撰的《中国文学史》等。三是对国学的优秀内容、发展的历史规律等问题凝聚了越来越多的共识,对国学的基本精神越来越重视。四是形成了吸收外来文化的长处,发展国学的共识,强调吸收西学的合理内容,传承发展国学。
第三,国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是近代国学发展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与国学研究、中国思想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和应有之义。张茂泽教授强调新的时代我们应该从阅读理解马克思的原著出发,能够发现马克思有关自然和社会的思考与古代国学有沟通之处,只不过马克思在哲学和科学的成就上已经超越了古代国学。只有将二者深入结合,才能建设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国学派别。
第四,提出新的时期国学发展需要理论总结和创新。他认为近代国学的新变化包括积极和消极两个层面,西学的渗入丰富了国学的内涵和外延,但同时国学的核心传统天人之学似被忽略,以孔孟之道为代表的人学也被冷落,人性善说被质疑甚至反对,由个人修养提高而解决社会国家问题的路径只得到重视教育与学术的少数人理解。要真正弘扬国学,就要科学分析国学的实际情况,结合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适应劳动群众现实需要,发掘其优秀内容,推陈出新,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
报告结束后,张茂泽教授与师生进行了精彩的互动,耐心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他鼓励历史学院学生扎实阅读中西学术经典,担负起学习、研究与发展国学的历史重担。此次讲座加深了同学们对国学发展历程的认识,要求大家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国学,开阔了学生的学术视野。报告会在热烈地掌声中圆满结束。

国学系列讲座:近代国学的发展及成就

发布时间:2013-12-20
1218下午4:00,我院邀请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张茂泽教授,在二层多媒体报告厅为全院师生做了题为“近代国学的发展及成就”的学术报告。此次报告是我院国学系列讲座的第二讲。
张茂泽教授的报告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第一,系统梳理了近代国学的发展演变。他认为国学概念产生于晚清,是与西学相对的概念。本指固有的传统文化,但近代国人传承、丰富发展了国学的内涵。他将近代国学的发展大体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鸦片战争以后,以洋务派和维新派为代表的中体西用论为代表的国学自信时期,对国学整体评价是肯定的;其次是清末民初、五四运动期间的国学分化时期,章太炎、梁启超、王国维、黄侃、刘师培等从不同角度对国学的地位和作用、国学与西学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激烈争论,出现了不同的意见;第三是20世纪20年代以后的国学革命和建设时期,梁启超、王国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钱穆、陈寅恪、郭沫若、侯外庐以及现代新儒家学者等从不同的角度开展了国学的研究,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学者为新国学的建设开辟了道路。传统学术的科学化和国学与社会主义理论相结合是近代学者探索国学发展的两条重要途径。
第二,从四个方面概括了近代国学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一是国学材料的保存和整理。古代国学的基本文献都得到了妥善保存,以《四库全书》影印本、《续修四库全书》,以及经过文献研究整理出版的“新编诸子集成”丛书、“理学丛书”等代表性文献获得了科学整理和历史解释。二是形成了国学基本知识框架和必要的国学研究积累,撰写了大量有关国学发展历程的学术精品,如郭沫若《中国史稿》、翦伯赞《中国史纲要》、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以及一些代表性专史,如侯外庐等主编的《中国思想通史》、《宋明理学史》,冯友兰主编的《中国哲学史新编》、任继愈主编的《中国哲学发展史》,游国恩、袁行霈、龚鹏程等各自编撰的《中国文学史》等。三是对国学的优秀内容、发展的历史规律等问题凝聚了越来越多的共识,对国学的基本精神越来越重视。四是形成了吸收外来文化的长处,发展国学的共识,强调吸收西学的合理内容,传承发展国学。
第三,国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是近代国学发展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与国学研究、中国思想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和应有之义。张茂泽教授强调新的时代我们应该从阅读理解马克思的原著出发,能够发现马克思有关自然和社会的思考与古代国学有沟通之处,只不过马克思在哲学和科学的成就上已经超越了古代国学。只有将二者深入结合,才能建设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国学派别。
第四,提出新的时期国学发展需要理论总结和创新。他认为近代国学的新变化包括积极和消极两个层面,西学的渗入丰富了国学的内涵和外延,但同时国学的核心传统天人之学似被忽略,以孔孟之道为代表的人学也被冷落,人性善说被质疑甚至反对,由个人修养提高而解决社会国家问题的路径只得到重视教育与学术的少数人理解。要真正弘扬国学,就要科学分析国学的实际情况,结合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适应劳动群众现实需要,发掘其优秀内容,推陈出新,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
报告结束后,张茂泽教授与师生进行了精彩的互动,耐心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他鼓励历史学院学生扎实阅读中西学术经典,担负起学习、研究与发展国学的历史重担。此次讲座加深了同学们对国学发展历程的认识,要求大家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国学,开阔了学生的学术视野。报告会在热烈地掌声中圆满结束。

上一条:陕西省历史学会第六届代表大会暨换届大会在我校隆重召开 下一条:我院成功举办杨虎城将军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

相关阅读

Copyright 2006 - 2010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北大学历史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