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师资队伍 >> 讲师 >> 正文

  • 返回
  • 分享

李小东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13日 10:50   浏览次数:

一、个人简介

李小东,男,1992年生,陕西西安人,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近代史学史、近代社会史。近年主要关注现代民族国家建构中的近代中国考古与考古宣传。


二、学习及工作经历

2011—2015年,就读于西北大学历史学院,获历史学学士学位。

2015—2018年,就读于西北大学历史学院,获历史学硕士学位。

2018—2021年,就读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获历史学博士学位。

2021年7月入职西北大学历史学院。


三、近年来主要科研成果

(一)近代史学史方面学术论文

1、李小东:《赓续传统与借鉴域外:中国考古调查的兴起与发展》,《史学理论研究》2024年第2期。(CSSCI期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考古学》2024年第4期全文转载)

2、李小东、张峰:《重新理解20世纪的古史书写》,《中国社会科学报》2025年5月6日。

3、李小东:《社会史视角下书写考古学史刍议——从<殷虚发掘员工传>的史料价值说起》,《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AMI期刊)

4、李小东:《张骞墓考古发掘故事——从<增修汉博望侯张公墓道碑记>说起》,《人民政协报》2024年3月21日。

5、李小东:《风流渐息:嘉庆朝<长安县志·先贤传>清朝部分编修意涵发微》,《中国区域文化研究》2021年第2期。


(二)近代社会史方面学术论文

1、李小东:《理论与实践的反思:为什么研究日常生活史》,《史学理论研究》2020年第6期。(CSSCI期刊)

2、李小东:《丧礼相声与民国时期京津平民的社会关系运作》,《社会》2022年第6期。(CSSCI期刊)

3、李小东:《“听戏”还是“看戏”——近代戏曲欣赏方式分野与身份认同的建构》,《中华戏曲》第67辑。(CSSCI集刊)

4、李小东:《童声童趣:晚清儿童的游戏及其乐趣——以回忆史料为中心的考察》,《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AMI期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幼儿教育导读(教育科学版)》2020年第2期全文转载)

5、李小东:《俗文学作品中近代京津地区平民的“无讼”观念》,《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AMI期刊)

6、李小东:《构建男性:近代“男界”一词流变考(1905-1935)》,《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AMI期刊)

7、李小东:《天桥、东安市场、庙会——近代北京平民的公共空间的形成与运用》,王元周主编:《城市:生活空间、权力结构与文化衍生》,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7年。


(三)主持与参与项目

1、主持西北大学国家社科基金孵化项目“民国史家普及考古成果与增强中华民族认同研究”,资助金额1万元,2024-2026年,在研。

2、主持西北大学本科人才培养建设项目“史学理论与方法”,资助金额0.5万元,2025-2026,在研。

3、参与陕西省“十四五”规划重大专项“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汇编•陕西卷(民国时期)”,资助金额200万元,在研,2022年至2025年。

4、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晚清至民国时期京津沪报刊曲艺资料整理研究”,资助金额20万元,在研,2021年至2025年。


四、荣誉奖励

1、西北大学2023-2024教学年度优秀教师

2、2016年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3、首届“茅家琦史学论坛”三等奖(2016年)


李小东

发布时间:2021-09-13

一、个人简介

李小东,男,1992年生,陕西西安人,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近代史学史、近代社会史。近年主要关注现代民族国家建构中的近代中国考古与考古宣传。


二、学习及工作经历

2011—2015年,就读于西北大学历史学院,获历史学学士学位。

2015—2018年,就读于西北大学历史学院,获历史学硕士学位。

2018—2021年,就读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获历史学博士学位。

2021年7月入职西北大学历史学院。


三、近年来主要科研成果

(一)近代史学史方面学术论文

1、李小东:《赓续传统与借鉴域外:中国考古调查的兴起与发展》,《史学理论研究》2024年第2期。(CSSCI期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考古学》2024年第4期全文转载)

2、李小东、张峰:《重新理解20世纪的古史书写》,《中国社会科学报》2025年5月6日。

3、李小东:《社会史视角下书写考古学史刍议——从<殷虚发掘员工传>的史料价值说起》,《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AMI期刊)

4、李小东:《张骞墓考古发掘故事——从<增修汉博望侯张公墓道碑记>说起》,《人民政协报》2024年3月21日。

5、李小东:《风流渐息:嘉庆朝<长安县志·先贤传>清朝部分编修意涵发微》,《中国区域文化研究》2021年第2期。


(二)近代社会史方面学术论文

1、李小东:《理论与实践的反思:为什么研究日常生活史》,《史学理论研究》2020年第6期。(CSSCI期刊)

2、李小东:《丧礼相声与民国时期京津平民的社会关系运作》,《社会》2022年第6期。(CSSCI期刊)

3、李小东:《“听戏”还是“看戏”——近代戏曲欣赏方式分野与身份认同的建构》,《中华戏曲》第67辑。(CSSCI集刊)

4、李小东:《童声童趣:晚清儿童的游戏及其乐趣——以回忆史料为中心的考察》,《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AMI期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幼儿教育导读(教育科学版)》2020年第2期全文转载)

5、李小东:《俗文学作品中近代京津地区平民的“无讼”观念》,《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AMI期刊)

6、李小东:《构建男性:近代“男界”一词流变考(1905-1935)》,《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AMI期刊)

7、李小东:《天桥、东安市场、庙会——近代北京平民的公共空间的形成与运用》,王元周主编:《城市:生活空间、权力结构与文化衍生》,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7年。


(三)主持与参与项目

1、主持西北大学国家社科基金孵化项目“民国史家普及考古成果与增强中华民族认同研究”,资助金额1万元,2024-2026年,在研。

2、主持西北大学本科人才培养建设项目“史学理论与方法”,资助金额0.5万元,2025-2026,在研。

3、参与陕西省“十四五”规划重大专项“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汇编•陕西卷(民国时期)”,资助金额200万元,在研,2022年至2025年。

4、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晚清至民国时期京津沪报刊曲艺资料整理研究”,资助金额20万元,在研,2021年至2025年。


四、荣誉奖励

1、西北大学2023-2024教学年度优秀教师

2、2016年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3、首届“茅家琦史学论坛”三等奖(2016年)


上一条:杨一波 下一条:辛悦

相关阅读

Copyright 2006 - 2025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北大学历史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