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正文

  • 返回
  • 分享

学院简介

发布时间:2007年07月01日 00:00   浏览次数:

历史学院是西北大学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院系之一,发端于1912年开设的“史学科”,1924年改称“史学系”,1937年西北联合大学设立历史学系。1939年历史学系隶属国立西北大学三系之一。1952年历史系成为全校十个直属系之一。1988年历史系改制为文博学院。2010年成立历史学院。在百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先后有许寿裳、马师儒、黄文弼、杨向奎、侯外庐、陈登原、陈直、马长寿、张岂之、彭树智、林剑鸣等著名学者在此执教,在学术界享有良好的声誉。

现设有中国史、世界史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开设历史学(基地班)、历史学(国学方向)和世界史三个本科专业方向。1994年,历史学专业被国家教委批准为首批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008年,“历史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被评为国家级创新实验区,历史学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20年,历史学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世界史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目前教职工65人,其中专任教师55人,教授19人,副教授21人,讲师15人。包括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1人、陕西省社科名家1人、陕西省“特殊人才支持计划”专家3人,陕西省“六个一批”人才2人、陕西省普通高校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3人。

现有中央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中华民族史研究中心)、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叙利亚研究中心)、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宋辽金史研究院)、陕西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周秦汉唐研究中心)等多个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平台。

“十四五”以来,先后承担国家“十四五”规划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工程《(新编)中国通史》(辽宋夏金卷)、《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秦汉三国卷)(隋唐五代卷)(共和国卷)以及多项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等学界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53篇,出版著作29部。

历史学院正以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在全国专业史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传统文化阐释传承传播、学术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学院简介

发布时间:2007-07-01

历史学院是西北大学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院系之一,发端于1912年开设的“史学科”,1924年改称“史学系”,1937年西北联合大学设立历史学系。1939年历史学系隶属国立西北大学三系之一。1952年历史系成为全校十个直属系之一。1988年历史系改制为文博学院。2010年成立历史学院。在百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先后有许寿裳、马师儒、黄文弼、杨向奎、侯外庐、陈登原、陈直、马长寿、张岂之、彭树智、林剑鸣等著名学者在此执教,在学术界享有良好的声誉。

现设有中国史、世界史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开设历史学(基地班)、历史学(国学方向)和世界史三个本科专业方向。1994年,历史学专业被国家教委批准为首批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008年,“历史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被评为国家级创新实验区,历史学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20年,历史学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世界史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目前教职工65人,其中专任教师55人,教授19人,副教授21人,讲师15人。包括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1人、陕西省社科名家1人、陕西省“特殊人才支持计划”专家3人,陕西省“六个一批”人才2人、陕西省普通高校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3人。

现有中央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中华民族史研究中心)、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叙利亚研究中心)、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宋辽金史研究院)、陕西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周秦汉唐研究中心)等多个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平台。

“十四五”以来,先后承担国家“十四五”规划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工程《(新编)中国通史》(辽宋夏金卷)、《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秦汉三国卷)(隋唐五代卷)(共和国卷)以及多项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等学界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53篇,出版著作29部。

历史学院正以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在全国专业史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传统文化阐释传承传播、学术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关阅读

Copyright 2006 - 2010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北大学历史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