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 返回
  • 分享

我院圆满完成本学期实践教学周活动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17日 10:45   浏览次数:

根据教务处实践教学周的安排,历史学院组织了多种不同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以下是部分特色活动的报道。

一、“学习百年党史、汲取奋进力量”口述历史实践教学活动

为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爱国爱党情怀和专业知识水平,培养和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历史学院近日举办“学习百年党史、汲取奋进力量”口述历史实践教学活动。路中康老师带队,我院历史学基地班和国学班部分学生参加了该活动。路中康老师指导学生走访西安市抗美援朝老兵,进行口述访谈,整理完善后的访谈成果提交参加南京大学主办的“2021口述历史征文大赛”。其中两项口述史成果经“2021口述历史征文大赛”组委会三轮评审后顺利胜出,李梓童等同学将受邀参加南京大学当代中国研究院于2021年8月下旬举办的“口述历史研习营”,访谈作品修改完善后将入选《抗美援朝老兵口述实录》书中。

口述访谈小组采访抗美援朝老战士



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环境保护调研活动

本学期第20周,由路中康老师带队,我院历史学基地班和国学班部分同学进行了以“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为主题的环境保护调研实践活动。内容是对潏河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情况、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情况以及西安城中村改造相关环境问题的调查。顶着炎炎夏日路中康老师和环境调研组的同学们沿潏河河道观察水体污染、植被覆盖和周边开发等情况。同学们全程拍照,做好笔记,并积极讨论交流在秦岭和谐森林公园,看到拆除违建别墅后打造的美丽生态公园。同学们用脚步丈量城市和乡村,用眼睛观察秦岭和潏河变化,用镜头和心去记录抗美援朝的历史,将理论知识与课程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知行合一。通过该活动,同学们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了身临其境的切身体会,更明白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对确保中华民族长盛不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的深刻内涵。

潏河流域考察




秦岭和谐森林公园考察






北山门城中村改造调研





三、“丝绸之路上的金银货币”大唐西市博物馆参观实践

2021年7月14日下午,历史学院师生一行37人赴大唐西市博物馆参观学习,该活动是本学期历史学院教学实践周的重要内容,主要由2020级世界史班的同学构成,也是《世界历史文选》课的课程实习,同时参加的还有选修《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史》的部分同学,以及热爱丝绸之路钱币历史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活动由裴成国和马锋两位老师带队。


大唐西市博物馆坐落在唐代西市遗址区,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4A级旅游景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大唐西市博物馆是以反映丝绸之路文化和商业文化为主题的民营遗址类博物馆。在西安市众多的博物馆中,大唐西市博物馆以突出丝绸之路特色著称,馆藏的丝绸之路古钱币的数量和质量在国内博物馆界也名列前茅。


师生考察团成员首先参观了博物馆三楼的丝绸之路货币展。裴成国老师介绍了中西货币的发展历史,国内丝绸之路货币的收藏情况,辨识货币的形制和特征等专业知识。


三楼的丝绸之路货币展按照西方、西亚、中亚、中国的顺序展出。首先映入师生眼帘的是古希腊、古罗马和拜占庭钱币。唐代长安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欧亚大陆的商旅纷至沓来,遗留下众多珍贵的西方货币。师生置身其中,仿佛又回到熙熙攘攘的市井坊间。


展览馆中的萨珊波斯、中亚各个小国政权、阿拉伯和印度的货币更引起了同学们的好奇心。一枚枚货币让大家触摸到历史的脉络,而详细的背景解说词又让观众对人类文明的变迁产生了无数感叹。

此外,在这里再现了大唐西市的市井生活,既有丝绸制品、市场的各种器物,也有彩塑的唐代马匹、仿制的大唐西市模型,以及有关摩尼教、琐罗亚斯德教、景教等外来宗教的历史图片和实物遗存。同学们兴趣盎然,享受了一场丝绸之路文明史、货币史和唐代社会史的盛宴。




四、“在西大探访古代典籍” 图书馆古籍部特藏室研学实践

20217月14日上午,历史学院2019级基地班同学在王振华老师带领下参观了西北大学图书馆古籍部特藏室。

西北大学图书馆历史悠久,馆藏丰富,特色馆藏中尤以16万册线装古籍的收藏在西北地区独具特色,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重点古籍保护单位。收藏范围除中国各朝代刻本、印本外,还有日本本、朝鲜本等,内容包括敦煌佛经写本、宋元明清刻本、明清抄本、稿本等,已被确认的460部善本古籍堪属馆藏珍品。截至目前已有25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特藏室主要展示善本古籍。

此次观摩活动主要是为了让同学们近距离接触古籍善本本身,了解古籍的物质形态。文献学的学习必须与实物相结合,然而目前绝大多数学校的文献学课程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由于古籍本身即文物,而且很多学校根本不具备馆藏条件,因此文献学的学习经常流于形式,最终能够走上专业继续深造者亦少之又少。

西北大学图书馆收藏有唐代及唐前写经卷子,经卷的书写过程,以及收卷方式等都可以通过观摩得到真切的认识。通过对宋元明递修古籍的观摩,可以从版式上了解到古籍递修对古籍流传造成的影响。古籍上钤盖的印章可以作为判断古籍授受源流的依据,但钤印本身非常复杂,除了人名章之外,还有室名别号章,需要依靠辅助工具书来确定系哪一家藏书。馆藏和刻本、高丽刻本使我们对日本、朝鲜的刻本也有直观认识,其与中国古代刻本的渊源关系十分明晰。该展室还有部分民国时代复制的四库全书,当时能够获读四库全书者很少,涵芬楼复制的四库全书使当时大部分人可以一窥大内藏书的本来面貌。



小结

实践教学是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历史学院在本科实践教学方面多有创新,从搜集整理和翻译历史资料、考察历史遗迹、口述历史调查实践、组织参与学术会议、撰写发表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等方面拓展教学途径,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我院圆满完成本学期实践教学周活动

发布时间:2021-07-17

根据教务处实践教学周的安排,历史学院组织了多种不同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以下是部分特色活动的报道。

一、“学习百年党史、汲取奋进力量”口述历史实践教学活动

为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爱国爱党情怀和专业知识水平,培养和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历史学院近日举办“学习百年党史、汲取奋进力量”口述历史实践教学活动。路中康老师带队,我院历史学基地班和国学班部分学生参加了该活动。路中康老师指导学生走访西安市抗美援朝老兵,进行口述访谈,整理完善后的访谈成果提交参加南京大学主办的“2021口述历史征文大赛”。其中两项口述史成果经“2021口述历史征文大赛”组委会三轮评审后顺利胜出,李梓童等同学将受邀参加南京大学当代中国研究院于2021年8月下旬举办的“口述历史研习营”,访谈作品修改完善后将入选《抗美援朝老兵口述实录》书中。

口述访谈小组采访抗美援朝老战士



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环境保护调研活动

本学期第20周,由路中康老师带队,我院历史学基地班和国学班部分同学进行了以“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为主题的环境保护调研实践活动。内容是对潏河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情况、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情况以及西安城中村改造相关环境问题的调查。顶着炎炎夏日路中康老师和环境调研组的同学们沿潏河河道观察水体污染、植被覆盖和周边开发等情况。同学们全程拍照,做好笔记,并积极讨论交流在秦岭和谐森林公园,看到拆除违建别墅后打造的美丽生态公园。同学们用脚步丈量城市和乡村,用眼睛观察秦岭和潏河变化,用镜头和心去记录抗美援朝的历史,将理论知识与课程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知行合一。通过该活动,同学们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了身临其境的切身体会,更明白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对确保中华民族长盛不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的深刻内涵。

潏河流域考察




秦岭和谐森林公园考察






北山门城中村改造调研





三、“丝绸之路上的金银货币”大唐西市博物馆参观实践

2021年7月14日下午,历史学院师生一行37人赴大唐西市博物馆参观学习,该活动是本学期历史学院教学实践周的重要内容,主要由2020级世界史班的同学构成,也是《世界历史文选》课的课程实习,同时参加的还有选修《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史》的部分同学,以及热爱丝绸之路钱币历史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活动由裴成国和马锋两位老师带队。


大唐西市博物馆坐落在唐代西市遗址区,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4A级旅游景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大唐西市博物馆是以反映丝绸之路文化和商业文化为主题的民营遗址类博物馆。在西安市众多的博物馆中,大唐西市博物馆以突出丝绸之路特色著称,馆藏的丝绸之路古钱币的数量和质量在国内博物馆界也名列前茅。


师生考察团成员首先参观了博物馆三楼的丝绸之路货币展。裴成国老师介绍了中西货币的发展历史,国内丝绸之路货币的收藏情况,辨识货币的形制和特征等专业知识。


三楼的丝绸之路货币展按照西方、西亚、中亚、中国的顺序展出。首先映入师生眼帘的是古希腊、古罗马和拜占庭钱币。唐代长安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欧亚大陆的商旅纷至沓来,遗留下众多珍贵的西方货币。师生置身其中,仿佛又回到熙熙攘攘的市井坊间。


展览馆中的萨珊波斯、中亚各个小国政权、阿拉伯和印度的货币更引起了同学们的好奇心。一枚枚货币让大家触摸到历史的脉络,而详细的背景解说词又让观众对人类文明的变迁产生了无数感叹。

此外,在这里再现了大唐西市的市井生活,既有丝绸制品、市场的各种器物,也有彩塑的唐代马匹、仿制的大唐西市模型,以及有关摩尼教、琐罗亚斯德教、景教等外来宗教的历史图片和实物遗存。同学们兴趣盎然,享受了一场丝绸之路文明史、货币史和唐代社会史的盛宴。




四、“在西大探访古代典籍” 图书馆古籍部特藏室研学实践

20217月14日上午,历史学院2019级基地班同学在王振华老师带领下参观了西北大学图书馆古籍部特藏室。

西北大学图书馆历史悠久,馆藏丰富,特色馆藏中尤以16万册线装古籍的收藏在西北地区独具特色,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重点古籍保护单位。收藏范围除中国各朝代刻本、印本外,还有日本本、朝鲜本等,内容包括敦煌佛经写本、宋元明清刻本、明清抄本、稿本等,已被确认的460部善本古籍堪属馆藏珍品。截至目前已有25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特藏室主要展示善本古籍。

此次观摩活动主要是为了让同学们近距离接触古籍善本本身,了解古籍的物质形态。文献学的学习必须与实物相结合,然而目前绝大多数学校的文献学课程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由于古籍本身即文物,而且很多学校根本不具备馆藏条件,因此文献学的学习经常流于形式,最终能够走上专业继续深造者亦少之又少。

西北大学图书馆收藏有唐代及唐前写经卷子,经卷的书写过程,以及收卷方式等都可以通过观摩得到真切的认识。通过对宋元明递修古籍的观摩,可以从版式上了解到古籍递修对古籍流传造成的影响。古籍上钤盖的印章可以作为判断古籍授受源流的依据,但钤印本身非常复杂,除了人名章之外,还有室名别号章,需要依靠辅助工具书来确定系哪一家藏书。馆藏和刻本、高丽刻本使我们对日本、朝鲜的刻本也有直观认识,其与中国古代刻本的渊源关系十分明晰。该展室还有部分民国时代复制的四库全书,当时能够获读四库全书者很少,涵芬楼复制的四库全书使当时大部分人可以一窥大内藏书的本来面貌。



小结

实践教学是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历史学院在本科实践教学方面多有创新,从搜集整理和翻译历史资料、考察历史遗迹、口述历史调查实践、组织参与学术会议、撰写发表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等方面拓展教学途径,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上一条: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辽宋西夏金元族谱文献整理与研究”获滚动资助 下一条:我校历史学、世界史专业在“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位居前列

相关阅读

Copyright 2006 - 2010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北大学历史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