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简介
 刘磊,男,1980年10月出生,山东临沂市人。2009年6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自2009年7月至今,任职于西北大学,现为西北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世界史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美国史、冷战史、世界现代史
 二、主要科研情况
 (一)学术论文
 1.《从组织结构到职责权限——美国国会情报委员会的运作方式》,《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该文发表后先后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9年第5期,转载3500字;被《新华文摘》(网络版2020年第2期,第402-411页)全文转载。
 2.《四十年了,美国走出水门事件了吗?》,《新京报》2014年08月09日。
 3.《冷战期间美国国会监督隐蔽行动的运作方式》,《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
 4.《美国国会现代情报授权制度探析》,《人文杂志》2013年第6期。
 5.《美国国会情报监督立法沿革初探》,《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
 6.《冷战期间美国国会对隐蔽行动监督体制的演变与特点》,《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
 7.《从国会情报监督的演变看美国总统与国会的外交权之争》,载李世安等主编:《世界现代史新论》(第四编),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8.《试析美国国会转向积极监督隐蔽行动的原因》,《历史教学》(高校版)》,2012年1月下半月刊。
 9.《水门事件对美国隐蔽行动的影响》,《唐都学刊》,2012年第1期。
 10.《试析美国威尔逊政府武装干涉西伯利亚的原因》,《甘肃社会科学》,2009第2期。
 11.《从宪政危机的视角看水门事件》,《历史教学》(高校版),2008年12月下半月刊。
 12.《威尔逊理想主义外交与1918年美国干涉西伯利亚》,《历史教学》(高校版),2008年7月下半月刊。
 此外,参与专著编写一部——白建才:《“第三种选择”--冷战期间美国对外隐蔽行动战略研究》,人民出版社2012年。
 (二)主持及参加科研项目
 1.主持202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美国在香港的隐蔽行动研究(1949-1972)”,批准号:21XSS003;
 2.主持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美国国会情报监督机制研究”,批准号:13XSS009;
 3.主持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青年基金项目:“美国国会对隐蔽行动的监督研究”,批准号:11XJC770003;
 4.主持2020年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世纪50—60年代美国以香港为基地对新中国的隐蔽行动研究”,批准号:2020G009;
 5.主持2015年度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人文社科专项):“美国国会情报委员会之组织与运作研究”,批准号:15JK1716;
 6.主持2010年度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人文社科专项):“美国国会对隐蔽行动的监督研究”,批准号:2010JK298;
 三、主要教学及获奖情况
 参加工作以来,先后为本科生讲授《美国史》《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当代国际关系史》《世界近代史》《外国史学史》《国际关系选讲》等课程,为世界史专业的研究生讲授《世界近现代史专题》《美国史专题》等课程。
 先后获得西北大学第四届优秀课件展评活动一等奖、西北大学优秀教师(2012年度)、西北大学历史学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等教学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