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悦,1987年生,陕西西安人,历史学博士,现任西北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兼任中国德国史研究会理事,西北大学以色列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德国史、外国史学史与史学理论,尤其关注19-20世纪德国史学。
一、学习与工作经历
2016年至今,任职于西北大学历史学院。
2022年4月,进入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
2019年10月—2020年1月,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本-古里安研究所访问学者。
2013—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史专业,历史学博士。
2010—2013年,北京师范大学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史专业,历史学硕士。
2006—2010年,西北大学文博学院历史学基地班,历史学学士。
二、科研成果
(一)学术论文
1. 柏悦:《兰普莱希特文化史观的国际传播》,《史学月刊》2023年第12期。(CSSCI)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2024年第2期全文转载。
2. 柏悦:《20世纪80年代末以色列“新旧历史学家”争论及其影响——以犹太复国主义与殖民主义的关系为中心》,《中东研究》2024年第1期。(CSSCI集刊)
3. 柏悦:《帝国知识:19-20世纪德国学界对丝绸之路的知识生产》,《青海民族研究》2023年第3期。(CSSCI扩展版)
4. 柏悦:《德意志史·第一卷(第二版)前言》(译介文章),《新史学》2020年总第二十五辑。(CSSCI集刊)
5. 柏悦:《“兰普莱希特争论”中的宗教改革研究》,《外国问题研究》2019年第4期。(CSSCI扩展版)
6. 柏悦:《19世纪下半叶德国文化史编写状况探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CSSCI)
7. [美]入江昭(Akira Iriye)演讲,柏悦、赵娜整理,王新刚校:《全球化多元化时代及其国际组织与国际治理》,《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CSSCI)
8. 柏悦:《歌德学院与德国语言文化外交政策的演变》,《北京社会科学》2016年第2期。(CSSCI)
9. 柏悦:《“兰普莱希特争论”初探》,《史学史研究》2015年第4期。(CSSCI)
10. 柏悦:《魏玛时期德国的电影文化与社会现实(1918-1933年)》,《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
11. 柏悦:《大萧条时代美国电影文化消费探析》,《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
(二)著作
柏悦:《德国史话》,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21年。
三、科研项目
1. 主持2022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19-20世纪之交德国史学转型研究”(在研)
2. 主持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德国新兰克学派史学家群体研究”(在研)
3. 主持2018年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专项项目“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德国“丝绸之路”研究”(已结项)
4. 主持2017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兰普莱希特史学研究”(已结项)
5. 参与2024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8至19世纪德意志历史知识生产的嬗变”
6. 参与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战’西线战地环境与老兵记忆研究”
7. 参与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十月革命历史书写百年流变的比较研究”
四、学术会议
2023年11月,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史学理论研究》杂志主办的“首届全国史学理论与史学史青年论坛”,并作小组总结发言。
2023年9月,参加“纪念中德建交50周年及卫礼贤诞辰1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2023年10月,参加“中国德国史研究会2023年度会员大会暨德国历史上的时代转折学术研讨会”,续聘为“中国德国史研究会理事”。
2021年10月,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史学理论研究》杂志主办的“第24届全国史学理论研讨会”。
2020年10月,参加“中国德国史研究会2020年度会员大会”,提交的论文《新兰克学派与19-20世纪之交德国史学困境》获得“青年史学论文优秀奖”。
2020年9月,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史学理论研究》杂志主办的“第23届全国史学理论研讨会”。
2018年10月,参加 “中国德国史研究会2018年年会暨德国史学术前沿研讨会”,聘任为“中国德国史研究会理事”。
2018年8月,参加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主办的“第一届外国史学史青年论坛”。
2017年10月,参加中国德国史研究会主办的“德国宗教改革500周年高端学术论坛”。
五、主要教学活动
2023年4月,参与陕西省教育厅线上课程项目“陕西历史文化十五讲”。
2017年至今,担任本科生学术刊物《史林新苗》指导老师,参与组织了第8-14届全国大学生“西安史学新潮论坛”。
筹划“西安史学新朝论坛”,参与本科生教改项目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