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 返回
  • 分享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我院刘志平老师文章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03日 10:18   浏览次数: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3期转载了我院刘志平老师文章《先秦秦汉的“秦人”称谓与认同》,文章原刊于《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

文章结合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资料,详细探寻了“秦人”称谓与认同在先秦秦汉时期消长的历史轨迹。文章指出,“秦人”称谓与认同在西周时期是隐而不显的。春秋时期,“秦人”称谓与认同逐步得到凸显,但仍被笼罩在以姬周华夏为核心展开的“夷夏之辨”的族群认同格局中。自战国至秦代,“秦人”和“非秦人”的族群区分得到凸显,原来以姬周华夏为核心展开的“夷夏之辨”的多层次族群认同格局,被以“秦人”为核心展开的“秦人非秦人之辨”的多层次族群认同格局取代,且形成了狭隘的“秦(夏)”认同。楚汉相争以后,“秦人”与“非秦人”的现实族群区分由于帝国上层精英的重组及帝国政治名号的改变而退出历史舞台,但“秦人”称谓本身仍在汉代的现实族群称谓表达中留下了印记。秦时入居秦境外的秦人后裔在汉代被称为“秦人”“秦虏”或“秦胡”,而匈奴人在某些场景仍称西汉人为“秦人”。值得注意的是,华夏之大认同一直是“秦人”认同的大背景,形成和维持此认同的主要因素就是由共同使用以《易》《诗》《书》等经典文本为主要载体的“雅言雅字”和共同践行一套虽有历时、共时之差异但文化精神内核始终不变的礼仪文化制度而形成的共同文化心性。此外,嬴秦贵族所建立的政治体的消长决定着“秦人”称谓与认同的隐没与凸显,即血缘和政治也成为构建族群认同的重要因素。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我院刘志平老师文章

发布时间:2022-04-03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3期转载了我院刘志平老师文章《先秦秦汉的“秦人”称谓与认同》,文章原刊于《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

文章结合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资料,详细探寻了“秦人”称谓与认同在先秦秦汉时期消长的历史轨迹。文章指出,“秦人”称谓与认同在西周时期是隐而不显的。春秋时期,“秦人”称谓与认同逐步得到凸显,但仍被笼罩在以姬周华夏为核心展开的“夷夏之辨”的族群认同格局中。自战国至秦代,“秦人”和“非秦人”的族群区分得到凸显,原来以姬周华夏为核心展开的“夷夏之辨”的多层次族群认同格局,被以“秦人”为核心展开的“秦人非秦人之辨”的多层次族群认同格局取代,且形成了狭隘的“秦(夏)”认同。楚汉相争以后,“秦人”与“非秦人”的现实族群区分由于帝国上层精英的重组及帝国政治名号的改变而退出历史舞台,但“秦人”称谓本身仍在汉代的现实族群称谓表达中留下了印记。秦时入居秦境外的秦人后裔在汉代被称为“秦人”“秦虏”或“秦胡”,而匈奴人在某些场景仍称西汉人为“秦人”。值得注意的是,华夏之大认同一直是“秦人”认同的大背景,形成和维持此认同的主要因素就是由共同使用以《易》《诗》《书》等经典文本为主要载体的“雅言雅字”和共同践行一套虽有历时、共时之差异但文化精神内核始终不变的礼仪文化制度而形成的共同文化心性。此外,嬴秦贵族所建立的政治体的消长决定着“秦人”称谓与认同的隐没与凸显,即血缘和政治也成为构建族群认同的重要因素。


上一条:学院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 下一条:我院3名教师入选《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编纂委员会名单

相关阅读

Copyright 2006 - 2010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北大学历史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