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 返回
  • 分享

李军教授等在《史学集刊》发表学术论文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06日 08:18   浏览次数:

近日,我院李军教授和博士生梁雨昕合作撰写的学术论文《牛李党争与晚唐之际的石刻书写》在《史学集刊》2025年第3期刊出,全文约1.7万字。

牛李党争是唐后期最为重要的政治问题之一,长期以来为中外学术界所关注。而石刻材料作为传世文献的重要补充,也备受中古史学界重视。以往学者在利用牛李党争背景下所生成的石刻材料时,更为重视相关历史信息的挖掘,但往往忽视政局变化对石刻材料所产生的偏差性影响。该文通过分析与李德裕过从甚密的崔郸、令狐梅、裴夷直、牛僧孺等人之碑志材料,指出碑志的撰文者为了将当事与失势的李德裕划清界限,同时也出于保护自身的考量,在相关碑志中掺入了不少虚构的史实。这种作法隐蔽性较强,从而给学者的研究带来了严重的干扰。这也提醒学者,在利用牛李党争时期所生成的石刻材料时,不仅要考虑相关记载如何与传世文献结合,还要格外警惕材料中为曲意迎合而刻意虚构的内容。


李军教授等在《史学集刊》发表学术论文

发布时间:2025-05-06

近日,我院李军教授和博士生梁雨昕合作撰写的学术论文《牛李党争与晚唐之际的石刻书写》在《史学集刊》2025年第3期刊出,全文约1.7万字。

牛李党争是唐后期最为重要的政治问题之一,长期以来为中外学术界所关注。而石刻材料作为传世文献的重要补充,也备受中古史学界重视。以往学者在利用牛李党争背景下所生成的石刻材料时,更为重视相关历史信息的挖掘,但往往忽视政局变化对石刻材料所产生的偏差性影响。该文通过分析与李德裕过从甚密的崔郸、令狐梅、裴夷直、牛僧孺等人之碑志材料,指出碑志的撰文者为了将当事与失势的李德裕划清界限,同时也出于保护自身的考量,在相关碑志中掺入了不少虚构的史实。这种作法隐蔽性较强,从而给学者的研究带来了严重的干扰。这也提醒学者,在利用牛李党争时期所生成的石刻材料时,不仅要考虑相关记载如何与传世文献结合,还要格外警惕材料中为曲意迎合而刻意虚构的内容。


上一条:我院多位教师入选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编委 下一条:李永斌副教授在《世界宗教研究》发表论文

相关阅读

Copyright 2006 - 2025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北大学历史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