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省第九届研究生创新成果展高质量成果名单公布,我院推荐的创新成果2020级博士生李荣荣《韩愈辟佛思想在宋明的接受与影响研究》(原载于《中国思想史研究》2024年第1辑,《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10期转载;指导教师:李利安)获“文科组”二等奖;2020级博士生王璐《唐代月食占应与唐肃宗张皇后的历史形象建构》(《史学月刊》2024年第7期;指导教师:李军)获“文科组”二等奖。陕西省研究生创新成果展由省教育厅组织,集中展示省内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创新人才培养成果,此次获奖充分展现了我院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的良好成效。
《韩愈辟佛思想在宋明的接受与影响研究》围绕韩愈辟佛思想主题,横向探析其在宋明时期的思想烙印,纵向阐释了伴随历史变迁、社会思潮演进,韩愈辟佛思想在不同领域侧重转变,对揭示中国古代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过程和动态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指出,唐代韩愈为尊儒排佛,通过阐发儒家思想、创立儒家道统论以对抗佛教,并提出禁绝佛教的主张。宋代文人虽认同韩愈复兴儒学的主张,但他们与宋僧一致不认可韩愈将儒道衰微矛头指向佛教的观点及其激进的辟佛手段。宋代理学家更关注韩愈为辟佛所阐发的儒家思想的不足之处,他们想要通过新儒学对抗佛教哲学以达到辟佛目的。但新儒学与佛教思想的诸多联系,导致宋代理学家难以从哲学层面彻底批判佛教。明代韩愈辟佛思想不在过多影响于哲学层面,而是多被士大夫用于抵制佛教干扰社会及政治的事件中。韩愈辟佛思想在宋明的不同争论、影响和运用,是儒释二道在宋明时代对自身角色认知及相处模式改变的反映。
《唐代月食占应与唐肃宗张皇后的历史形象建构》指出,正史记载唐肃宗乾元二年二月发生的月食与女主张皇后行为失据相关,但这一解释并不符合当时社会通行的天文观念。在唐人及前代古人知识体系中,“诸侯(大臣)势衰”与“月食修刑”是他们对月食占应更为普遍的认知。肃宗君臣实则选择“月食修刑”的占应逻辑解释此次月食,借由天象异变惩处施行苛政的李巨,以实现打压玄宗旧臣的政治意图,与张皇后本无关联。代宗诛杀张皇后即位,当朝史官篡改月食占应意涵与应验对象,有意塑造张后势盛、与肃宗早生嫌隙的历史形象,对代宗统治的正当性与合法性加以缘饰。张后并未实际执掌肃宗朝权柄,但是经过历代史官的层累书写,其跋扈专权的历史形象得以固化定型。通过驳正历代史官对张皇后历史形象的层累书写、还原其真实形象,可以启发我们认识到辨析历史文本、解构历史书写的必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