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 返回
  • 分享

李治亭研究员做客西北大学“名家讲座”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16日 09:53   浏览次数:

2023年5月12日下午,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李治亭研究员为全校师生带来了《清朝的历史地位》的学术讲座,历史学院副院长曹循教授主持,历史学院院长李军教授与校内外师生100余人参加本次讲座。

李先生从事清史研究已五十余年,对清朝政治史、民族史、军事史、文化史和清朝人物有着深入研究,尤其擅长从历史大势的角度对清朝重大问题进行创新思考,主编兼作者《清史》(上下册)成为清史学界重要的学术精品之一。

李先生的讲座逻辑清晰、深入简出、引人深思,讲座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清史与清史研究概述”。李先生认为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近300年历史尤为厚重,内容极为丰富,值得学界高度重视和加强研究。李先生从清朝发展的特点出发,将清朝历史分为“三个百年”,一是“百年创业”,二是“百年发展”,三是“百年衰亡”。与历代王朝相比,清朝百年创业的历史,尤为突出,其原因与意义值得深思。李先生将清史研究的历程分为清末至民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三个阶段,并具体别阐述了三个阶段的成就与特点,进而指明深化清史研究的方向。第二部分“清朝的历史贡献与失误”。李先生指出,清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王朝之一,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集大成者,做出了重要历史贡献,具体在“大一统”新民族观、国家治理体系创新、“废长城”与经略北部边疆、“摊丁入亩”与赋税制度改革、废除“贱民”与社会变革、改土归流与强化西南基层治理、科举进边疆、文化昌盛、学术发展、名臣名将璀璨等方面进行阐述。清朝国家治理“失误”,体现在墨守成规、不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剃发易服激化民族矛盾等。第三部分“清史研究分歧评介”。李先生对百余年来清史研究进行盘点的基础上,对“清入关前的历史地位”、“清军入关偶然性与必然性”、“征服还是统一”、“清朝历史人物评价”等议题阐明了独到的见解。最后,李先生与学生们就清朝边疆治理成就与特点进行了对话交流。

李先生语言幽默,把深奥的历史讲述地生动形象,特别是对众多史料信手拈来且大段背诵,令人钦佩。对研究分歧,切中肯綮,客观评介,体现了求真求实的史学大家之风貌。对此,广大师生多次致以热烈且长时间的掌声。


李治亭研究员做客西北大学“名家讲座”

发布时间:2023-05-16

2023年5月12日下午,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李治亭研究员为全校师生带来了《清朝的历史地位》的学术讲座,历史学院副院长曹循教授主持,历史学院院长李军教授与校内外师生100余人参加本次讲座。

李先生从事清史研究已五十余年,对清朝政治史、民族史、军事史、文化史和清朝人物有着深入研究,尤其擅长从历史大势的角度对清朝重大问题进行创新思考,主编兼作者《清史》(上下册)成为清史学界重要的学术精品之一。

李先生的讲座逻辑清晰、深入简出、引人深思,讲座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清史与清史研究概述”。李先生认为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近300年历史尤为厚重,内容极为丰富,值得学界高度重视和加强研究。李先生从清朝发展的特点出发,将清朝历史分为“三个百年”,一是“百年创业”,二是“百年发展”,三是“百年衰亡”。与历代王朝相比,清朝百年创业的历史,尤为突出,其原因与意义值得深思。李先生将清史研究的历程分为清末至民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三个阶段,并具体别阐述了三个阶段的成就与特点,进而指明深化清史研究的方向。第二部分“清朝的历史贡献与失误”。李先生指出,清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王朝之一,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集大成者,做出了重要历史贡献,具体在“大一统”新民族观、国家治理体系创新、“废长城”与经略北部边疆、“摊丁入亩”与赋税制度改革、废除“贱民”与社会变革、改土归流与强化西南基层治理、科举进边疆、文化昌盛、学术发展、名臣名将璀璨等方面进行阐述。清朝国家治理“失误”,体现在墨守成规、不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剃发易服激化民族矛盾等。第三部分“清史研究分歧评介”。李先生对百余年来清史研究进行盘点的基础上,对“清入关前的历史地位”、“清军入关偶然性与必然性”、“征服还是统一”、“清朝历史人物评价”等议题阐明了独到的见解。最后,李先生与学生们就清朝边疆治理成就与特点进行了对话交流。

李先生语言幽默,把深奥的历史讲述地生动形象,特别是对众多史料信手拈来且大段背诵,令人钦佩。对研究分歧,切中肯綮,客观评介,体现了求真求实的史学大家之风貌。对此,广大师生多次致以热烈且长时间的掌声。


上一条:田静研究员做客我校“名家讲坛” 下一条:我院研究生贾淋婕获首届“励耘”全国历史学研究生论文竞赛一等奖

相关阅读

Copyright 2006 - 2010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北大学历史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