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 返回
  • 分享

张岂之先生在我院历史学科成立七十周年庆典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07年10月22日 17:26   浏览次数:
各位来宾:
  今天我来到这里十分高兴,我们二百多位校友在百忙之中聚会到历史系,这是非常难得的。
  早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国立西北大学的历史学科就已经比较有名了,经过七十年的学科建设,我觉得最宝贵的经验应该有两点,第一点:一定要把师资队伍建设好,这是最大的根本。侯外庐先生任校长的时候,物质条件不好,但是大家精神上十分愉快,有名的教授之间团结得很好。当时陈直先生对文物十分熟悉,虽然没有大学毕业的文凭,但是侯外庐先生认为陈直先生一定要留到西北大学任职,学校给陈先生一个“讲师”的学衔,并且一直持续到1978年新增学衔制度之后,陈先生由讲师升为副教授,第二年升为教授。陈直先生对西北大学历史系做出了十分大的贡献,在座的校友都知道,西北大学的考古系成立于五十年代,现在在高校考古专业中排名第三位,而陈直先生就是考古系成立的牵头人之一。陈直先生与其他先生一起撑起了考古系,在秦汉史方面也做出了很大成绩,改革开放之后,陈直先生写出了《史记新证》、《汉书新证》等一系列著作,成为公认的秦汉史大家,培养了一批秦汉史方面的硕士、博士。这批学生中的黄留珠教授一直坚守在西北大学历史系的学术岗位上。我1977到西北大学历史系任系主任后,思想文化研究所较早的取得了博士点,我认为黄先生学风严谨,研究学问应该有一个平台,而当时的历史系还没有博士点,所以我便利用思想史专设的博士点,请黄先生培养博士生,发挥他的专长,黄先生将秦汉史与思想文化相结合,也做出了很大贡献。所以,“不拘一格举人才”,是西北大学历史学科发展壮大的最根本原因之一。但是现在这一点不容易做到了,要求凡是到大学任教的教师必须是博士。我与清华大学法学院的党委书记聊天时,他说我们的教师必须符合三个条件:第一,必须具有博士学历;第二,必须了解西方法理学,具有世界眼光;第三,必须在政法机关工作过,有实践经验。我说这三点都很好,但是我认为第一点应该改一下,应该是“基本上是博士。”,有些很有才华、水平很高的人,但却没有博士学历,这种情况是存在的,应该给这样的人提供平台和机会,“不拘一格举贤才”,在这一点上侯外庐先生给我的印象是很深的,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李学勤先生只在清华大学上了一年,之后就休学在家自学甲骨文、研究青铜器,侯外庐先生看到了他的文章,立刻请他到历史二所来做研究。侯外庐先生在“不拘一格举贤才”方面的确做出了很大成绩。历史系还有一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早年研究社会学的马长寿先生,从复旦大学到西北大学历史系后,开始进行回民起义问题的调查研究,又培养了好几位民族史方向的专家。这说明只要请到好老师,并使他处于合适的位置上,就能发挥重大的作用。
  1977年,我任历史系主任,我对77级学生有很深的感情,经常去看他们上自习,督促他们写学术论文。当时我觉得历史系师资十分缺乏,便请来一些专家长期讲课,还利用暑假给一写具有学术发展前途的学生“开小灶”,培养他们的学术思维。因此,历史学科建设取得发展最根本的根本,是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历史系要持续的繁荣发展,就必须把这条宝贵经验发扬光大。
  我们的庆典恰好是十七大开幕的时候,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今天我们听取了十七大胡锦涛书记所做的报告,其中,“科学发展”与“和谐”是报告中的关键词。我要讲的第二点是也是“和谐”。在这里给历史系做一个建议,在未来的岁月里,西北大学历史学科建设要更上一层楼,在思想上理论上就是要最大限度的增加和谐的因素,最大限度的减少不和谐的因素,要把这个理念化成实际的具体的行动,要把历史方面、考古方面、博物方面紧密的团结在一起。季羡林先生告诫他的一位很有才气的学生要有傲骨,但不能有傲气。要有才气,但是千万不要有才子气;才气是需要的,但“才子气”是和任何人都不能合作,任何人都看不起;人要有傲骨,有原则性,处事有底线,不随便承诺事情,但千万不能有傲气,以为自己是天下第一。这“才子气”、“傲气”,就是胡书记所讲的不和谐的因素。所以,西北大学文博学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就是做好和谐工作,把大家团结起来。
  最后,热烈的欢迎在座历史学毕业的诸位学友,祝你们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在未来的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绩,千万不要忘了母校,在母校的几年也许是一生中最幸福的岁月。在这里用我和大家共同的心声,祝我们西北大学历史学科、文博学院在七十年的成绩的基础上,在新的世纪,在十七大精神的照耀下,把历史学科建设得更好,把人才培养工作做的更深入,更加符合国家的要求!谢谢大家!
 

张岂之先生在我院历史学科成立七十周年庆典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07-10-22
各位来宾:
  今天我来到这里十分高兴,我们二百多位校友在百忙之中聚会到历史系,这是非常难得的。
  早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国立西北大学的历史学科就已经比较有名了,经过七十年的学科建设,我觉得最宝贵的经验应该有两点,第一点:一定要把师资队伍建设好,这是最大的根本。侯外庐先生任校长的时候,物质条件不好,但是大家精神上十分愉快,有名的教授之间团结得很好。当时陈直先生对文物十分熟悉,虽然没有大学毕业的文凭,但是侯外庐先生认为陈直先生一定要留到西北大学任职,学校给陈先生一个“讲师”的学衔,并且一直持续到1978年新增学衔制度之后,陈先生由讲师升为副教授,第二年升为教授。陈直先生对西北大学历史系做出了十分大的贡献,在座的校友都知道,西北大学的考古系成立于五十年代,现在在高校考古专业中排名第三位,而陈直先生就是考古系成立的牵头人之一。陈直先生与其他先生一起撑起了考古系,在秦汉史方面也做出了很大成绩,改革开放之后,陈直先生写出了《史记新证》、《汉书新证》等一系列著作,成为公认的秦汉史大家,培养了一批秦汉史方面的硕士、博士。这批学生中的黄留珠教授一直坚守在西北大学历史系的学术岗位上。我1977到西北大学历史系任系主任后,思想文化研究所较早的取得了博士点,我认为黄先生学风严谨,研究学问应该有一个平台,而当时的历史系还没有博士点,所以我便利用思想史专设的博士点,请黄先生培养博士生,发挥他的专长,黄先生将秦汉史与思想文化相结合,也做出了很大贡献。所以,“不拘一格举人才”,是西北大学历史学科发展壮大的最根本原因之一。但是现在这一点不容易做到了,要求凡是到大学任教的教师必须是博士。我与清华大学法学院的党委书记聊天时,他说我们的教师必须符合三个条件:第一,必须具有博士学历;第二,必须了解西方法理学,具有世界眼光;第三,必须在政法机关工作过,有实践经验。我说这三点都很好,但是我认为第一点应该改一下,应该是“基本上是博士。”,有些很有才华、水平很高的人,但却没有博士学历,这种情况是存在的,应该给这样的人提供平台和机会,“不拘一格举贤才”,在这一点上侯外庐先生给我的印象是很深的,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李学勤先生只在清华大学上了一年,之后就休学在家自学甲骨文、研究青铜器,侯外庐先生看到了他的文章,立刻请他到历史二所来做研究。侯外庐先生在“不拘一格举贤才”方面的确做出了很大成绩。历史系还有一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早年研究社会学的马长寿先生,从复旦大学到西北大学历史系后,开始进行回民起义问题的调查研究,又培养了好几位民族史方向的专家。这说明只要请到好老师,并使他处于合适的位置上,就能发挥重大的作用。
  1977年,我任历史系主任,我对77级学生有很深的感情,经常去看他们上自习,督促他们写学术论文。当时我觉得历史系师资十分缺乏,便请来一些专家长期讲课,还利用暑假给一写具有学术发展前途的学生“开小灶”,培养他们的学术思维。因此,历史学科建设取得发展最根本的根本,是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历史系要持续的繁荣发展,就必须把这条宝贵经验发扬光大。
  我们的庆典恰好是十七大开幕的时候,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今天我们听取了十七大胡锦涛书记所做的报告,其中,“科学发展”与“和谐”是报告中的关键词。我要讲的第二点是也是“和谐”。在这里给历史系做一个建议,在未来的岁月里,西北大学历史学科建设要更上一层楼,在思想上理论上就是要最大限度的增加和谐的因素,最大限度的减少不和谐的因素,要把这个理念化成实际的具体的行动,要把历史方面、考古方面、博物方面紧密的团结在一起。季羡林先生告诫他的一位很有才气的学生要有傲骨,但不能有傲气。要有才气,但是千万不要有才子气;才气是需要的,但“才子气”是和任何人都不能合作,任何人都看不起;人要有傲骨,有原则性,处事有底线,不随便承诺事情,但千万不能有傲气,以为自己是天下第一。这“才子气”、“傲气”,就是胡书记所讲的不和谐的因素。所以,西北大学文博学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就是做好和谐工作,把大家团结起来。
  最后,热烈的欢迎在座历史学毕业的诸位学友,祝你们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在未来的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绩,千万不要忘了母校,在母校的几年也许是一生中最幸福的岁月。在这里用我和大家共同的心声,祝我们西北大学历史学科、文博学院在七十年的成绩的基础上,在新的世纪,在十七大精神的照耀下,把历史学科建设得更好,把人才培养工作做的更深入,更加符合国家的要求!谢谢大家!
 

上一条:张立民为我院学生做“名师荟萃,光照神州”的报告 下一条:著名学者李学勤先生来我校举办学术报告

相关阅读

Copyright 2006 - 2010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北大学历史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