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 返回
  • 分享

东天山地区古代游牧文化大型聚落遗址保护研究项目论证会举行

发布时间:2008年12月20日 14:04   浏览次数:
  2008年 7月16日,由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与考古学研究中心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哈密地委、行署协办的东天山地区古代游牧文化大型聚落遗址保护研究项目论证会在新疆哈密巴里坤举行。
  由国家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博物馆、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单位组织成的考古专家组成员、地、县有关领导以及五个项目单位有关人员参加了会议。西北大学副校长朱恪孝主持会议。
  论证会听取了西北大学教授王建新代表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与考古学研究中心、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国家博物馆综合考古部、哈密地区文物局五个项目单位所作的东天山地区古代游牧文化大型聚落遗址调查研究进展及保护研究项目申报计划报告。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成员、研究员徐光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孟宪民、中国博物馆研究馆员信立祥、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研究馆员赵福生、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赵化成、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焦南峰等专家在论证会上相继作了发言,经过认真讨论,专家组最终形成了几点意见和建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研究员焦南峰代表专家组公布了论证意见和建议。
  专家组认为:一、东天山地区古代游牧文化大型聚落遗址调查研究在国家文物局及各级领导、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发现了一大批古代游牧文化的聚落遗址,基本掌握了古代游牧文化聚落遗址的特点和分布规律,并提出了对古代游牧文化聚落遗址居址、墓葬和岩画三种基本遗迹进行三位一体综合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在古代游牧文化考古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揭开了古代游牧民族文化研究的新篇章。二、已发现的东天山地区的古代游牧文化大型聚落遗址,规模巨大、内涵丰富,应属古代游牧民族的高等级聚落,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对这类大遗址的研究和保护,是我国考古研究和大遗址保护工作的重要课题,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同时,全面揭示这类大遗址的历史文化价值,对于了解新疆地区多民族、多种文化交融的历史,促进边疆地区民族团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三、东天山古代游牧文化大型聚落遗址的考古研究工作刚刚起步,只有坚持不懈地继续努力,结合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对东天山地区开展全面、细致、大规模的考古调查,并进行一些必要的考古发掘,才能全面、准确地了解、掌握这些大遗址的文化内涵、年代、族属、性质、规模和分布范围,为这些大遗址的研究和保护工作提供实物资料,奠定科学基础。四、由于各类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这些大遗址均已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亟需尽快提交立项报告、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编制和颁布实施遗址保护规划,加强遗址保护管理,建立健全遗址安全防范和环境监测体系,实施必要的遗址保护和展示工程。五、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与考古学研究中心、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国家博物馆综合考古部、哈密地区文物局具有较强的从事考古研究和大遗址保护工作的实力,五单位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和各级地方政府的支持下计划申报实施的东天山地区古代游牧文化大型聚落遗址保护研究项目申报书中提出的项目实施计划较为全面、准确,并具有可行性。项目的实施与完成不仅可以促进古代游牧民族文化的研究,同时可以添加我国大遗址保护工作的新内容,探索大遗址保护工作的新方法。因此,建议国家文物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对该项目的申报和实施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建议各级政府采取切实措施,加大东天山地区古代游牧文化聚落遗址的保护力度,确保祖国珍贵文化遗产不受破坏。
  会上,国家文物局、自治区文物局、行署领导也作了发言,他们首先对参与考古发掘研究工作的五家单位八年来付出的艰辛努力和取得的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在提出建设性建议后表示,今后,将在人力、财力等各方面给予此项工作高度关注、重视和大力支持。
  论证会前,考古专家组于14日至15日,对哈密市西山遗址群、我县东黑沟——红山口遗址群和岳公台——西黑沟遗址群等大遗址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实地考察。
  从2000年开始,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与考古学研究中心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对东天山地区的古代游牧文化遗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古调查,并对若干遗址进行了一些小规模的考古发掘。到目前为止,已在东天山地区早期游牧文化聚落考古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收获,基本掌握了古代游牧文化聚落遗址的分布规律,并发现了一大批聚落遗址。其中在东天山南北两侧发现的早期游牧文化大型聚落遗址已有5处。这5处遗址分别是东天山北麓巴里坤县境内的岳公台——西黑沟遗址群、东黑沟(石人子沟)遗址和红山口遗址,东天山南麓哈密市境内的乌拉台遗址和西山遗址。
  其中位于巴里坤县境内石人子乡石人村以南的东天山北麓的东黑沟地段处考古发掘的东黑沟遗址,从2005年开始,经过历时三年的考古挖掘,已在约8.7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发现分布有大型石筑高台3座,石围居住基址140多座,墓葬1666座,刻有岩画的岩石2485块。确认其为一处规模宏大、内涵丰富、具有代表性的古代游牧文化大型聚落遗址。到目前为止,已发掘石筑高台1座,石围居住基址4座,墓葬12座,发现有圆木构筑的建筑和石块砌筑的火塘,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器和铜器等文物。已基本确认该遗迹是古代游牧民族高等级祭祀活动的重要遗存。该遗址被评选为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目前,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与考古学研究中心与中国国家博物馆、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哈密地区文物局计划合作开展的“东天山地区古代游牧文化大型聚落遗址保护研究项目”,经项目参与单位讨论和国家文物局委托的专家组论证,现已编写完成项目申报书。并已将项目申报书和专家论证意见呈送新疆文物局,由该局向国家文物局申报。

 

东天山地区古代游牧文化大型聚落遗址保护研究项目论证会举行

发布时间:2008-12-20
  2008年 7月16日,由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与考古学研究中心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哈密地委、行署协办的东天山地区古代游牧文化大型聚落遗址保护研究项目论证会在新疆哈密巴里坤举行。
  由国家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博物馆、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单位组织成的考古专家组成员、地、县有关领导以及五个项目单位有关人员参加了会议。西北大学副校长朱恪孝主持会议。
  论证会听取了西北大学教授王建新代表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与考古学研究中心、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国家博物馆综合考古部、哈密地区文物局五个项目单位所作的东天山地区古代游牧文化大型聚落遗址调查研究进展及保护研究项目申报计划报告。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成员、研究员徐光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孟宪民、中国博物馆研究馆员信立祥、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研究馆员赵福生、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赵化成、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焦南峰等专家在论证会上相继作了发言,经过认真讨论,专家组最终形成了几点意见和建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研究员焦南峰代表专家组公布了论证意见和建议。
  专家组认为:一、东天山地区古代游牧文化大型聚落遗址调查研究在国家文物局及各级领导、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发现了一大批古代游牧文化的聚落遗址,基本掌握了古代游牧文化聚落遗址的特点和分布规律,并提出了对古代游牧文化聚落遗址居址、墓葬和岩画三种基本遗迹进行三位一体综合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在古代游牧文化考古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揭开了古代游牧民族文化研究的新篇章。二、已发现的东天山地区的古代游牧文化大型聚落遗址,规模巨大、内涵丰富,应属古代游牧民族的高等级聚落,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对这类大遗址的研究和保护,是我国考古研究和大遗址保护工作的重要课题,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同时,全面揭示这类大遗址的历史文化价值,对于了解新疆地区多民族、多种文化交融的历史,促进边疆地区民族团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三、东天山古代游牧文化大型聚落遗址的考古研究工作刚刚起步,只有坚持不懈地继续努力,结合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对东天山地区开展全面、细致、大规模的考古调查,并进行一些必要的考古发掘,才能全面、准确地了解、掌握这些大遗址的文化内涵、年代、族属、性质、规模和分布范围,为这些大遗址的研究和保护工作提供实物资料,奠定科学基础。四、由于各类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这些大遗址均已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亟需尽快提交立项报告、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编制和颁布实施遗址保护规划,加强遗址保护管理,建立健全遗址安全防范和环境监测体系,实施必要的遗址保护和展示工程。五、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与考古学研究中心、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国家博物馆综合考古部、哈密地区文物局具有较强的从事考古研究和大遗址保护工作的实力,五单位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和各级地方政府的支持下计划申报实施的东天山地区古代游牧文化大型聚落遗址保护研究项目申报书中提出的项目实施计划较为全面、准确,并具有可行性。项目的实施与完成不仅可以促进古代游牧民族文化的研究,同时可以添加我国大遗址保护工作的新内容,探索大遗址保护工作的新方法。因此,建议国家文物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对该项目的申报和实施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建议各级政府采取切实措施,加大东天山地区古代游牧文化聚落遗址的保护力度,确保祖国珍贵文化遗产不受破坏。
  会上,国家文物局、自治区文物局、行署领导也作了发言,他们首先对参与考古发掘研究工作的五家单位八年来付出的艰辛努力和取得的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在提出建设性建议后表示,今后,将在人力、财力等各方面给予此项工作高度关注、重视和大力支持。
  论证会前,考古专家组于14日至15日,对哈密市西山遗址群、我县东黑沟——红山口遗址群和岳公台——西黑沟遗址群等大遗址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实地考察。
  从2000年开始,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与考古学研究中心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对东天山地区的古代游牧文化遗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古调查,并对若干遗址进行了一些小规模的考古发掘。到目前为止,已在东天山地区早期游牧文化聚落考古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收获,基本掌握了古代游牧文化聚落遗址的分布规律,并发现了一大批聚落遗址。其中在东天山南北两侧发现的早期游牧文化大型聚落遗址已有5处。这5处遗址分别是东天山北麓巴里坤县境内的岳公台——西黑沟遗址群、东黑沟(石人子沟)遗址和红山口遗址,东天山南麓哈密市境内的乌拉台遗址和西山遗址。
  其中位于巴里坤县境内石人子乡石人村以南的东天山北麓的东黑沟地段处考古发掘的东黑沟遗址,从2005年开始,经过历时三年的考古挖掘,已在约8.7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发现分布有大型石筑高台3座,石围居住基址140多座,墓葬1666座,刻有岩画的岩石2485块。确认其为一处规模宏大、内涵丰富、具有代表性的古代游牧文化大型聚落遗址。到目前为止,已发掘石筑高台1座,石围居住基址4座,墓葬12座,发现有圆木构筑的建筑和石块砌筑的火塘,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器和铜器等文物。已基本确认该遗迹是古代游牧民族高等级祭祀活动的重要遗存。该遗址被评选为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目前,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与考古学研究中心与中国国家博物馆、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哈密地区文物局计划合作开展的“东天山地区古代游牧文化大型聚落遗址保护研究项目”,经项目参与单位讨论和国家文物局委托的专家组论证,现已编写完成项目申报书。并已将项目申报书和专家论证意见呈送新疆文物局,由该局向国家文物局申报。

 

上一条:我院陈峰教授、张红路副教授应邀赴法国凡尔赛大学讲学 下一条:英国历史学家Aled G Jones教授来我院访问交流

相关阅读

Copyright 2006 - 2010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北大学历史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