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由西北大学党委统战部、西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主办,西北大学中华民族史研究中心承办的“马长寿学术讲座”第一讲在西北大学历史学院二层报告厅举行。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西北大学中华民族史研究中心主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周伟洲作了题为《论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民族同化及汉化诸问题》的学术讲座,历史学院党委书记张茵出席讲座、历史学院史党社教授、彭建英教授参与评议...
11月18日、19日,我院二楼报告厅举办了三场高水平学术讲座,校内外师生近百人聆听了讲座。11月18日下午,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浙江大学敦和讲席教授李华瑞做客西北大学历史学院“陈直纪念讲座”,学术报告题为《宋型国家的国势》。讲座由历史学院胡坤教授主持。李华瑞教授在讲座中,首先回顾了自己提炼“宋型国家”这一学术概念的过程,并阐释了这一概念的提出对学术研究的推进意义。随即便围绕着“宋型国家的国势”这一主题展...
近日,我院张明、陈峰、柏悦三位教师连续在权威期刊《史学月刊》2023年第11期和第12期发表两篇专题论文。张明副教授和陈峰教授合作发表的论文题为《庆州兵变与宋神宗熙宁四年对夏策略的调整》。宋神宗即位后为制服西夏,辗转求索于横山、河湟二策间。熙宁三年(1070)末,神宗采纳种谔之谋,开展横山进筑活动。次年二月,正当宋夏军事拉锯的艰难时刻,前线庆州爆发兵变。文章从考察兵变起因和善后入手,指出,神宗君臣在果断镇...
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了202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立项名单,我院青年教师卢玲玲副教授获批立项。卢玲玲副教授长期从事拉美史、英国外交史、近代国际关系史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此次获批立项的选题为“英国对阿根廷的经济扩张史研究(1806-1946)”。2023年度截止目前,我院已成功获批各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项,包括重大项目1项、年度项目4项、后期资助项目1项,累计立项经费165万元,显示了我院...
日前,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与西北大学中国军事史研究中心举行的“《孙子兵法》与中国古代军事史座谈会”在西北大学长安校区历史学院举行。参与此次座谈的有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研究员、《孙子兵法研究》主编侯昂妤大校,助理研究员郭玉春、孙大坤、谢国玉等人。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吴振磊教授,中国军事史研究中心主任、宋辽金史研究院院长陈峰教授,宋辽金史研究院副院长王善军教授,中国军事史研究中心副主任、西北大学历...
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了202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青年项目、西部项目的立项结果,我院教师王军营、李子捷、张博、续晓琼申报的项目获批立项。为调动教师科研积极性、主动性,提高项目申报质量和立项率,历史学院前期积极动员教师申报,申报过程中为教师提供形式审查、多轮专家论证等服务工作。本次4个项目获批,体现了历史学院近年来科研发展的良好态势,展示了历史学院教师的科研实力。学院将为立项...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工作要求,落实我校师德师风宣传月系列活动,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筑牢广大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9月27日下午,历史学院党委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召开师德师风宣传教育大会。校教师工作部部长惠正强,历史学院党委(含中东所、思想所、丝绸之路研究院)领导班子成员及全体教职工参加了学习教育,本次会议由历史学院党委书记张茵主...
9月15日,西北大学中华民族史研究中心暨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举行学术会议。中华民族史研究中心主任周伟洲教授、中心成员和历史学院党政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聘任历史学院裴成国、彭建英两位教授担任西北大学中华民族史研究中心副主任,由主任周伟洲教授颁发聘书。随后与会成员围绕中心和基地未来的建设发展、规章制度、人员构成、工作分工、学年计划等问题展开了交流讨论并达成相关共识。周伟洲教授...
日前,由西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西北大学中华民族史研究中心”主任王子今教授和首席专家周伟洲教授牵头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重大专项“新发现周秦汉唐西北民族关系史料的整理与研究”获批立项。该项目由历史学院王子今教授担任首席专家,史党社教授、裴成国教授、刘志平副教授、白立超副教授担任子课题负责人。项目聚焦“新发现周秦汉唐西北民族关系史料”,致力于金文、简帛、碑刻...
本着加强交流、相互支持、合作共赢的精神,8月30日下午,我院与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西北大学长安校区史学大楼举行。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主任黄洋教授、副主任温海清教授,我院院长李军教授、副院长张峰教授,以及学院各教研室主任和师生代表百余人参加签约仪式。仪式由学院叙利亚研究中心主任王新刚教授主持。会上,双方负责人就共建暑期社会实习实践基地,共同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建立青年人才成长与学生培养的交流...
近日,《中国史研究》2023年第3期刊发我院白立超副教授、张明副教授论文各一篇,显示了我院中国史学科的研究实力。 白立超副教授的论文题为《〈宋本十一家注孙子〉孟氏注为唐注考辨》。《宋本十一家注孙子》是《孙子兵法》非常重要的版本,一直以来受到学界的重视,此研究以《十一家注孙子》中的“孟氏注”为研究对象,纠正了长期以来学术界将“孟氏注”误判为南朝梁人注释的现状,以六个证据全面论证“孟氏注”为唐人注释。论...
近日,我院李军教授撰写完成的《敦煌通史·晚唐归义军卷》由甘肃教育出版社出版,全书共计52万字。该书不仅是《敦煌通史》(7卷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进入新世纪后归义军史研究的又一力作。归义军作为唐宋之际活跃于我国西北地区的重要政治力量,对其历史进程的探讨长期以来都是敦煌学以及唐宋之际西北区域史领域的重要议题之一,成果积淀深厚,影响深远。《敦煌通史·晚唐归义军卷》在充分吸纳学术界既有议题和方法的同时...
2023年8月14日,我院王子今教授的论文《秦汉“南边”“南海”历史文化新信息——读〈南越木简〉》在《光明日报》理论版刊发。文章认为,统一的秦王朝在北河与岭南两个方向的经营,进一步提升了其统一的历史意义。进军岭南,远征百越,是秦统一的战略主题之一。秦始皇设置“南海”等三郡,使长期活跃于黄河长江流域的政治实体的文化影响第一次正式跨越南岭,对珠江流域实现了行政控制。这一举措扩展了秦统一的历史作用,也使中原...
2023年7月31日,我院王军营副教授的论文《南宋文人论兵风尚与社会影响》在《光明日报》理论版刊发。文章认为,关注政治军事问题是中国文人的传统。宋代特别是南宋,众多士人热衷关注军事问题,纷纷谈兵论武,乃至形成一种社会风尚,则在中国历史上颇为罕见。南宋文人论兵以一种群体意识的形态盛行于社会,是一种具有明显军事特征的文化现象。作为知识传播主体的士大夫群体,本身在社会中居于强势地位,因而其论兵风尚必然会对当...
近日,我院曹循教授在《历史研究》2023年第3期发表题为《明代军制演进与盛衰之变》的学术论文,全文约3万字。明太祖、成祖开基建制,国势鼎盛,后世君臣不能恪守遵行,始而衰亡,这是《明史》等传统史志书写明代(1368—1644)盛衰之变的基本模式。多数断代史著作亦将洪武至宣德时期视作明朝统治的顶峰,并用兴盛、中衰、灭亡三个阶段总结明朝历史。该模式将大约200年(1449—1644)的复杂历史进程归入衰败期,与其间明朝统治总...
近日,我院曹循教授的长篇论文《明代京营制度新探》在权威期刊《史学月刊》2023年第8期发表。全文约4.9万字,是《史学月刊》近几年刊发篇幅最长的专题论文。京营是明代的中央常备军,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中日两国学者发表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揭示其基本规制及发展演变。然而,中国学者的研究未能充分借鉴日本学者的成果,辨正其讹误,而且史料也不能说都得到了较全面地搜检和正确解读,制约了研究的继续深入。曹循教授的文章在...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和推动发展有机融合,做好实践研学,7月13日上午,西北大学历史学院党委组织党员干部参观长柞工委纪念馆,开展“追寻革命足迹,赓续红色血脉”主题党日教育活动。学院领导班子、学院教师党支部和行政党支部全体党员参加了本次活动。在研学活动开始前,学院党委书记张茵作动员讲话。张茵指出,学院党委开展此次主...
7月4日,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西安学校就文旅合作、研学&游学、人才培养、用人需求等多个校企合作事宜来院开展洽谈。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西安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姚振华,西北大学历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洽谈会
近日,我院青年教师杨一波校点古籍《尔雅义疏》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付梓出版。《尔雅》是我国古代典籍十三经之一,同时也是十三经中性质特殊的一种,其既不同于《诗》《书》等经典,亦不同于《公羊》《礼记》等传记,更不同于《论语》《孟子》等记录言行之作,乃是我国古代解释古书疑难字词,诠释所见名物概念的第一部百科词典。《尔雅》多假借字,历代有东晋郭璞《尔雅注》、唐代陆德明《尔雅释文》、北宋邢昺《尔雅疏》及清代邵...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 6月30日上午,历史学院党委在二层党建会议室隆重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暨新党员代表入党宣誓仪式。学院党委书记张茵、党委组织员于欣荣、辅导员王浩、学生党支部书记、新老党员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由学院研究生党支部书记李明徽主持。大会在庄严的《国际歌》中拉开帷幕。“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
Copyright 2006 - 2010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北大学历史学院 版权所有